生命课堂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教育部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项目

我国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演进

发表时间:2020-02-11 12:29作者:夏晋祥

  课堂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激发、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健全心灵的一种活动。(1)知识、智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是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理想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思想观念中,对课堂教学本质、功能及价值追求的认识是不同的,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发展与变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教育本质与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一)“双基”教学的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演进及文化背景透视


        1.“双基”教学理论的演进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阶梯,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努力实现。所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双基)的教学。所谓“双基”教学,可以看作是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本的教学理论体系,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也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中国“双基教学”理论与西方的教学理论流派不同,没有公认的倡导者或权威性著作。它是新中国教育界几代人成功实践探索的理论结晶,不仅对中国当代的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算得上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世界教育理论宝库的重要贡献。在这里我们不妨先对我国双基教学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


  我国建国后60多年数学教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建国初期,全面学习苏联,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段时期主要强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第二阶段:加强“双基”


  经过60年代的教学实践发现,仅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才能巩固并应用。那一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技能训练应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基本技能训练又能促使基础知识的巩固。


  第三段:加强“双基”,重视发展智力


  “文革”结束后,教育系统拨乱反正。对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60年代提出的加强“双基”的方针和做法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因此在1978年数学教学大纲中继续强调加强“双基”,并根据时代要求又提出发展智力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要经常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肯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


  第四阶段:加强“双基”,既重视发展智力,又重视非智力因素


    1986年,国家教委在1978年大纲的基础上,修订颁发了数学教学大纲。这个教学大纲强调除必须重视发展智力,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数学教学大纲指出:“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书写整洁、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广大教师通过对大纲的学习和贯彻,引起对非智力因素这个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第五个阶段:加强“双基”同创新教育相结合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下,继续发展数学双基教学。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句话清楚地表明,新课程改革是重视加强双基的,并进一步要求加强双基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从以上对我国有关双基教学历史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十分相信基础重要性的国家,基础的重要性多被作为一种常识为大家所熟悉,在沙滩上建不起来高楼,空中无法建楼阁。 “现代社会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一个文盲做出过创新成果”常被视作为“创新需要知识基础”的一个极端例子。这样的信念支配着人们的行动,于是,大家认为,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打好基础、储备好学习后继课程与参加生产劳动及实际工作所必备的、初步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第一位的,有了好的基础,创新、应用可以逐步发展。在实践中也证明,在中国经济落后,文化科技水平低下,教育基础相当薄弱的时期,重视和加强双基是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并且它一直伴随着新中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6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体系。[3]


     2.“双基”教学的文化透视


  双基教学的产生是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背景的,关于基础重要性的传统观念、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考试文化对双基教学都有着重要影响。


   (1)关手“基础”的传统信念


  中国是一个相信基础重要性的国家,基础的重要性多被作为一种常识为大家所熟悉,在沙滩上建不起来高楼,空中无法建楼阁,要建成大厦,没有好的基础是不行的。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有基础。没有好的基础不可能有创新。“现代社会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一个文盲做出过创新成果”常被视作为“创新需要知识基础”的一个极端例子。这样的信念支配着人们的行动,于是,大家认为,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打好基础、储备好学习后继课程与参加生产劳动及实际工作所必备的、初步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第一位的,有了好的基础,创新、应用可以逐步发展。这样,注重基础也就成为自然的事情了。


  其实,学生是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个过程达到一个更高境界的,不可能越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类的东西而学习其他知识技能来达到创新能力或其他能力的培养。所以,通往教育深层的必由之路就是由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铺设的,双基内容应该是作为社会人生存、发展的必备平台。没有基础,就缺乏发展潜能,无论是中国功夫,还是中国书法,都是非常讲究基础的,正是这一信念为双基教学注入了理由和活力。


    (2)文化教育传统


  中国双基教学理论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分不开。首当其冲的应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愤”就是积极思考问题,还处在思而未懂的状态;“悱”就是极力想表达而又表达不清楚。就是说,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而尚未弄懂的时候,教师才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又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要求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思想和方法被概括为“启发教学”思想。如何进行启发教学,《学记》给出过精辟的阐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引而弗牵,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强而弗抑,学生学习才会感到容易;开而弗达,学生才会真正开动脑筋思考,做到这些就可以说得上是善于诱导了。启发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作用,教师向来被看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思想注定了双基教学中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启发性特征。


  关于学习,孔子有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而不进行思考则什么都学不到,只思考而不学习则是危险的,主张学思相济,不可偏废。学习必须以思考来求理解,思考必须以学习为基础。这种学思结合思想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创新源于思,缺乏思,就不会有创新,而只思不学是行不通的,表明学是创新的基础,思是创新的前提。故而,应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反思。朱熹也提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种学习理念对教学的启示是,要鼓励学生质疑,因为疑是学生动了脑筋的结果,“思”的表现,通过问,解决疑,才可以使学问长进。课堂上教师要多设疑问,故布疑阵,设置情境,不断用问题、疑问刺激学生,驱动学生的思维。这种学习思想为双基教学注入了问题驱动性特征。因此双基教学理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引申与发展。


    (3)考试文化对双基教学具有促动影响


  中国有着悠久的考试文化,自公元597年隋文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至今已延续近一千五百年。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达到自身发展(如做官)的目标。到了现代,考试一样也是通往美好前程的阶梯。


  而考试内容绝大部分只能是基础性的试题,因为双基是有形的,容易考查,创新性、灵活性、应用能力的考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考查。另外,教学大纲强调双基,考试以大纲为准绳,教学自然侧重于双基教学,考试重点考双基,那么各种教学改革只能是以双基为中心,围绕双基开展,最终是使双基更加扎实,使双基更加突出。这种考试要求与教学要求的相互影响,使得双基教学得到加强。


    3、“双基”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双基”教学理论对中国当代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践证明,在教育事业相当落后之时,重视和加强双基是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传统“双基”教学观有其优势,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一是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衍生出的教育观将知识量化、分解,知识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二是知识的绝对化,课本知识就是权威,教育目标单一,限制学生的综合发展;三是知识简单化,认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只按照一定的逻辑形式进行传授;四是在实践中导致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致造成“双基”教育理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分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双基”的局限性还在于:一方面学生们以极大的精力和体力掌握着大量的却未必有现代准备性意义的知识技能,同时丢失了开阔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主体自觉自主的选择性,它们尽管能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但是却迫使学生以牺牲或失落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另一方面,恰恰由于这种局限、这种保守、这种枯燥、这种无聊,潜隐地制造了学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品格。[4]


  导致教育理论界过分强调“双基教学”的至高无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观点的提出者,他们只是仅仅从作为一个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他们也仅仅把学生作为一个学习者(学生)而没有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去看,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从教育来谈教育的“小教育观”(这种观点仅仅是从教育内部需要出发: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内部需要和自身的内在逻辑体系,它的开展需要学生前面阶段的学习为后面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小教育观判断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考试成绩好,分数高,就为学生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及以后阶段的学习(如字为词的学习;小学为初中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不是把教育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谈的“大教育观”(大教育观不仅从教育内部需要出发谈教育,也从社会的需要来要求教育:以外部的社会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与价值。主要标准就是看通过教育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智能发展水平。知识多并不一定能力强,“高分低能”就是例证。所以大教育观看来,离开了外部社会的需要来谈教育自身的质量与价值是毫无意义的;更从人的终生健全发展的需要来要求教育:大教育观主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为标准来判断教育的质量与价值。认为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智能的发展是教育的一种工具性的价值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服务的。如果教育是通过压抑甚至是摧残学生的生命为代价来获得学生的某些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在大教育观看来,这种教育质量也是意义不大的)。这正如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的“双基”,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不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只是对学生的下一步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甚至是根本的作用,决定学生终生发展的根本基础不可能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只能是别的什么东西。


   (二)“新双基”的提出——课堂教学新的根本的价值追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教育本质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双基”教学在实践中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断促进人们思考:决定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什么因素才是决定个人发展是最根本的要素?通往教育深层的必由之路就是由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铺设的,没有基础,就缺乏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潜能,这正如西方谚语“空袋不能直立”所言一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对一个学习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人的发展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那么人怎么样才能知识丰富,智高能强呢?也就是说人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就像建设一栋大楼,需要水泥、钢材等基础性的材料,没有这些基础性材料,是无法建造一栋高楼的!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就没有意愿去建造一栋大楼,他又怎么会去积累这些建造大楼所必须的材料呢?!所以我们从直接与近期来看,水泥和钢材等基础性材料对建造一栋大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是如果你从长期与间接来看,建房的意愿与坚持精神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建造好一栋大楼的最根本的要素。在学习上的道理也同样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要求,碰到困难就灰心丧气,缺乏学习的动力,他是不可能获得很多“知识”等这些基础性材料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他就必须具有一种强烈的可持续的学习动力和一种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但又能持久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这就是“爱心”与和“良好的习惯”!


  “爱心”是人的一种主观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对爱的对象的靠近、关注、接纳甚至与爱的对象合二为一,从本质上讲,爱心是人和外在世界的相互连接、吸引、统一的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不难看出,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人类的学习,人生的发展,不是盲目的、自动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动力。人生的动力有很多种,爱心就是相当重要的一种。人总是情愿为自己所爱的东西付出。母亲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含辛茹苦;科学家因为热爱科学,所以才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我们因为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所以我们会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时献出我们的一切!人们竟然可以为爱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可见爱心的力量是多么巨大。甚至在一定程度来说,爱心是人生最根本的动力。现在我们有些人人生没有目的,生活没有意义,对任何学习都提不起兴趣,因而变得意志消沉、精神颓废,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和价值,不愿意学习和奋斗,这其实就是缺乏人生动力的表现,根本上来说就是心中缺乏爱心的表现!教育工作说到底,其最根本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心中对生活、对事业、对社会的热爱。有了这种爱,便有了生活的动力,有了生活的动力,他就会主动去探索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并进而去寻找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去积累事业发展与创新所需要的种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西方的一则寓言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有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著三位有著长白胡须的老人。她并不认识他们。於是说:"我想我并不认识你们,不过你们应该饿了,请进来吃点东西吧。"


“我们不可以一起进去一个房屋内”!老人们回答说。


   "为什么呢?" 妇人想要了解。


  其中一位老人解释说:"他的名字是财富。"然後又指着另外一位说:"他是成功,而我是爱心。"接著又补充说:"你现在进去跟你丈夫讨论一下,看你们家里需要我们其中的那一位。"


  妇人进去告诉她丈夫刚刚谈话的内容。她丈夫非常高兴地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让我们邀请财富进来!"


  妇人并不同意,说到“亲爱的,我们何不邀请成功进来呢”?他们的儿媳妇在屋内的另一个角落聆听他们谈话。并插进自己的建议“我们邀请‘爱心’来不是更好

吗”?


  丈夫对其太太讲“就让我们照著儿媳妇的意见吧!快去请‘爱心’来作客。”妇人到屋外问那三位老者“请问哪位是‘爱心’”?


  爱心起身朝屋子走去。另外二位也跟著他一起。妇人惊讶地问“财富”和“成功”:“我只邀请爱心,怎么连你们也一道来了呢?”


  老者齐声回答:“如果你邀请的是财富或成功,另外二人都不会跟进,而你邀请爱心的话,那么无论爱心走到哪,我们都会跟随。那儿有爱心,财富和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心中有爱心,就情愿为自己所爱的东西付出,愿意去学习与拼搏,就能够不断地去积累事业成功与创新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高强的能力时,事业自然就能成功,财富和成功自然就会随之而来!所以说,有了爱心,就为人的终生发展提供了一个最根本最扎实的基础,也为人的人生成功提供了一个最根本最扎实的基础!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人的第二天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们将在人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人都是有意无意地生活在自己所养成的各种习惯中。因此,少年儿童如果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必然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人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1988年1月,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之时,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提问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科学家深情地回忆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

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我学到的主要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意义。所以,中国俗语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就是说从一个人儿时的习惯如何可以推测其未来。


  习惯能决定人的命运,习惯能改变人的一生。拿破仑说,成功和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卡耐基说,一个良好的习惯,就象一个无限额的支票,可以让你受用一生。世界级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有一个精彩的比喻: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习惯支配人生,成也习惯,败也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说:“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5]


  (三)爱心和良好的习惯的培养


  爱心和良好的习惯在人的终生发展过程中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呢?


    1、 “爱心”的教育与培养


  学生心中对学习、他人、社会、自然“爱心”的形成,既受自身遗传物质因素的影响,也受着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教育的影响却是具有主导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爱心”形成的引导者和主持人。学生“爱心”的形成,是依赖教师同样的东西,即教师必须也具有同样的“爱心”,即教师的“爱心”,在有声无声中影响、熏陶和感染着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人把感情比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纽带,教师用关怀、爱心来沟通同学生之间的感情关系,通过爱心的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达到通情而达理的目的。可以这么说,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学生对学习、生活、他人、社会、祖国的爱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的情感,所以柳斌同志说:“‘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


  重要的,但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6]师生之间良好情感的形成,要求教师热爱心每一位学生、教学民主、以情激情、以美激情。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爱心形成的途径有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社会活动、义务劳动等。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同样也是促进学生爱心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各种情感因素来培养学生的爱心的情感,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①教材之情:要把握教材固有的情感因素。善于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内蕴涵的情感;②教师之情: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投入课堂教学,做到以情激情。通过有效的方法,褒贬的策略,引导学生正确的悟情;③学生之情:学生在课堂中动情、人情、移情的过程,要体现与教材之情交融。同学之间在交流中情感互融;④英雄之情:科学家、革命家以及其它各种先烈们为了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付出了大量的热情甚至生命,这些都是感动人、激励人的巨大力量;⑤社会之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真善美的宝藏,这些也是教育人的丰富的材料。在每门学课的教学中,都有许多的“爱心”的因素可以挖掘,思想政治品德课自不必说,语文、历史、地理、数、理、化也一样,语文课中有曹雪芹创作的呕心沥血,“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数学课可以讲陈景润的疾迷执着、百折不挠;物理课中有居里夫人为了获取镭而表现出来的“历史中罕见的”“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知识是美的,科学家们为了获取真理而展示的理想、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更是一种激励学生向上的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些“爱心”的内容,促进学生心中对学习、他人、社会、自然“爱心”的形成!


     2、 良好习惯的培养


  北京跨世纪成功成才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渊,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习惯与成功的关系,并著有《终身的财富--习惯、性格、命运》一书。据他的分析,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21天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既然这21天是个平均数,那我们用一个月的概念更好记,而且更保险。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同时,周先生还总结出习惯培养的七个秘决,即:A.真正懂得重要性;B.做出可行性分析;C.统筹安排,逐一击破;D.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E.每天前进一点;F.借东风;G.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名言,即“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参考文献:

[1]夏晋祥. 论生命课堂及其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91-97.

[2]邱学华. 数学“双基”教学的历史与发展. http://www.yzzxjyjt.com

[3]邵光华 顾泠沅. 中国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2)48-52.

[4]杨启亮. “双基”的局限:素质教育的迷失[J]. 教育研究, 2001.7.

[5]     林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http://book.sina.com.cn,2007.11.22.

[6]柳斌. 重视“情境教育”,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J]. 人民教育, 1997.


分享到: